侧边栏壁纸
  • 累计撰写 1,054 篇文章
  • 累计收到 0 条评论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时间和人物(京杭大运河是哪一年开凿的)

搜答号
2023-01-19 / 百科知识 / 0 评论 / 25 阅读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南四湖(山东省微山县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春秋时期,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到隋朝仁寿三年(公元603年),杨广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杨广又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今淮安市)约1000公里长的“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大业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这样,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

这条全长全长1700多公里的大运河如同一条将物产丰富的南方通过经济上的手段与北方连系在一起,南方不再独立于帝国之外的飞地,而北方边境军队的粮食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隋炀帝杨广不顾实际,滥用民力开凿大运河,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从而直接导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京杭大运河是哪一年开凿的

运河的萌芽时期。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开凿邗沟(从江都(今扬州市)邗口至山阳(今淮安市)淮安末口),以通江淮。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京杭大运河是在隋朝大运河的基础上挖成的,最早开凿于隋朝,隋炀帝于公元605年开凿,元朝时期改道,缩短了京杭之间的距离。隋唐大运河与今天的京杭大运河是有所区别的,因为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的,而今天的大运河已经离洛阳很远了,今天的大运河是元朝的时候的原来的基础上,把大运河改直了,原来是不经过山东省的,现在就经过了,再由于历史上黄河几次改道,使得原来的运河已经大部分被掩埋了,今天的大运河主要是清朝的时候修建的,而且今天的大运河比隋唐大运河要短很多,它在山东济宁以北的河段现在已经不能通航,只有以南的这段还能通航。

京杭大运河开掘于

京杭大运河是在春秋时期开凿的,它的建设在隋朝时期完成,后还在多个朝代经过多次修建,因此人们大多是说京杭大运河是由隋炀帝下令修建的。

  京杭大运河至今已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和坎儿井、长城一起被人们称为我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京杭大运河直到现在仍旧在被人们使用。

  京杭大运河全长有1797公里,它连接着余杭、涿郡也就是现在的杭州、北京这两个地方,它的存在对我国南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